您的購物車目前沒有任何產品

從營養免疫的角度看「敗血症」

圖文作者: Mike Lin (林宜正)
發表日期: 2018/05/09 05:00     最近編輯: 2018/05/09 06:15     閱覽次數: 4147


圖1. 當人體免疫力不足又被細菌大量侵入,細菌會在血液內繁殖產生毒素,導致人體各器官功能受損,嚴重者將會有休克及器官衰竭等症狀,甚至可能會致命。就是敗血症。世界上最好的醫生,就是每個人自己身體裡的天生配備的免疫系統。※示意圖片取材自網路
圖1. 當人體免疫力不足又被細菌大量侵入,細菌會在血液內繁殖產生毒素,導致人體各器官功能受損,嚴重者將會有休克及器官衰竭等症狀,甚至可能會致命。就是敗血症。世界上最好的醫生,就是每個人自己身體裡的天生配備的免疫系統。※示意圖片取材自網路

最近有一些新聞,都跟「敗血症」(Sepsis)有關:

案例 1. 一名外國28歲男子有咬指甲的壞習慣,某日自己把指甲邊的手皮咬破,出現身體不適,身體開始出現冒冷汗、發抖、發熱等症狀,身上佈滿疑似紅色的血絲的線條,醫生檢查後研判感染敗血症,醫師研判為敗血症導致輸送到器官的氧氣減少,差點喪命。住院4天後脫離險境。

案例 2. 一名外國38歲女子,先是罹患感冒,之後出現呼吸困難,住院後確診為病毒性及細菌性肺炎,陷入昏迷。隨後病情急轉直下,肺炎又演變成敗血症,導致腎臟和肝臟衰竭,醫師預估存活機率只有15%。為力保內臟供血,醫師引導四肢血液流向內臟,為保命需截掉四肢。

案例 3. 台中一名60多歲婦人患有高血壓及糖尿病, 日前因解尿出現灼熱感及頻尿,到診所就醫後未改善,甚至出現發燒、腰痛,到大醫院急診,院方研判可能感染敗血症,立即啟動敗血症的照護流程,給予輸液及廣效抗生素,住院一週康復。事後曾婦確診為格蘭氏陰性大腸桿菌所引起的急性腎盂腎炎合併敗血症。

案例 4. 台北一名60多歲罹患糖尿病、在早餐店工作的婦女,每天要打一堆蛋,某日下班後,手部舊有傷口出現腫脹情形,並且有發燒症狀,緊急就醫發現是感染沙門氏菌導致敗血症,住院2個多月才康復。醫生表示,生菜、生蛋上經常有沙門氏菌,若用手觸摸後,手上有傷口或是没洗手就拿東西吃,就會讓細菌入侵體內,抵抗力較弱的嬰幼兒、年長者,或是患有糖尿病等慢性病族群,細菌可能在血液內大量繁殖,引發敗血症。

沙門氏菌感染症的致病原為沙門氏菌,主要因食入被動物或人類糞便污染的水或食物,例如生的或未煮熟的雞蛋或雞蛋製品、牛奶或牛奶製品、肉類或肉類製品等,若保存不當,沙門氏菌容易在高溫下大量繁殖、傳播,通常在感染後約6至48小時會有噁心、嘔吐及下痢等,伴隨發燒及腹部絞痛。

以上這幾個案例,都有差不多的狀況,那就是出現身體不適、發燒的情況,然後惡化成敗血政,醫生診斷後,先使用抗生素治療,然後才確定為某種細菌感染。

那麼什麽是「敗血症」呢?綜合整理各家醫學機構的介紹,如下:

敗血症是種身體對感染的反應。無論是何種微生物,在身體任何部位的感染,都有可能引起發燒、心跳加速、呼吸急促、白血球上升等全身性的發炎反應,這就是敗血症。敗血症和菌血症不同,菌血症指的是血液中有細菌存在,只有不到半數的敗血症病患合併有菌血症。當人體免疫力不足又被細菌大量侵入,細菌會在血液內繁殖產生毒素,導致人體各器官功能受損,嚴重者將會有休克及器官衰竭等症狀,甚至可能會致命。

根據感染反應不同,敗血症三種:

  1. 單純敗血症:因感冒或其他病毒感染,大部分患者不需到院治療。
  2. 嚴重敗血症:敗血症合併一重或數種重要器官問題導致。
  3. 敗血性休克:敗血症因低血壓變得複雜時,易引發敗血性休克,需儘速入院治療。

敗血症的臨床症狀

  1. 體溫過高(38℃以上)、過低(36℃以下)。
  2. 心跳速度每分鐘超過90下。
  3. 呼吸會喘,速率每分鐘超過20次。
  4. 白血球數目過高(12000顆以上)、過低(4000顆以下)。

使用抗生素、有外傷者須注意

  1. 保持皮膚和粘膜的清潔和完整,避免創傷。
  2. 避免濫用抗生素,減少抗藥性細菌的產生。
  3. 避免不必要的侵入性檢查及治療。

免疫力不全者須小心

  1. 年長、年幼者。
  2. 免疫系統衰弱者。
  3. 酒精或藥物成癮者。
  4. 有外傷者(如受燒燙傷、車禍、槍傷患者)。
  5. 受特定治療或檢查者(靜脈內導管檢查、傷口引流、尿道導管)。

那麼,從營養免疫的「抵抗、清除、修補」的角度來看「敗血症」,又是如何呢?

  1. 敗血症多是細菌(不論是沙門氏菌或大腸桿菌)引起,所以是抵抗力的問題。如果免疫系統的抵抗力好,當這些細菌的數量還不是很多的時候,就應該可以把它們毀滅掉。
  2. 抵抗力不好的人,免疫系統無法毀滅入侵的有害細菌,就變成敗血症。哪些人的抵抗力不好?嬰幼兒的免疫系統尚未發育完全,老年人的免疫系統退化,這些自然是屬於抵抗力不好的族群。
  3. 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細菌是無法從皮膚直接進入人體的。它都是從傷口進入的,或是從身體有開口的地方進入,例如口、鼻、眼睛。所以,喜歡咬指甲,容易咬出傷口,當然是個壞習慣。
  4. 有慢性病的人,例如糖尿病、高血壓,都是「清除」不好的人,「清除」做不好,「抵抗」當然也做不好。所以有慢性病的人,當然是敗血症的高風險族群。
  5. 癌症接受化療的病人。癌症病人,抵抗力不好才會得癌症,當然也是敗血症的高風險組羣。癌症接受化療,有時候需要安裝人工血管,或進行許多侵入式的檢查,這些都是「傷口」。抵抗力不好,加上一堆傷口,自然是敗血症的高危險群。經常做入侵式治療的人,例如洗腎者。當然也是敗血症的候選人。
  6. 所謂的白血球,就是免疫系統的軍隊,白血球指數上昇,代表免疫系統發動戰爭了,它本身只是一個指標,但重點是自己的軍隊能不能打赢戰爭。你有沒有辦法一直製造更多的白血球、更多的抗體來打仗,這,決定了最後的輸贏。白血球數目過高(12,000顆以上),表示免疫系統派出了大量的軍隊在跟敵人打仗,身體裡面發生大規模戰爭,即,有大量敵人出現,是危險訊號。注意:白血球數量多,不代表有作戰能力,只能代表身體裡發生了大規模戰爭。白血球數目過低(4,000顆以下),則代表身體裡面的軍隊數量太少,數量不足代表防禦能力不夠,隨時都會被敵人打敗,或者已經被敵人打敗了,也是危險訊號。這個時候,怎麼辦?唯有快速提供身體大量的營養(千禧泉就是這個在時候使用),讓身體趕快去製造更多的白血球跟抗體,去打仗,這樣才有機會,否則兵敗如山倒,死路一條。
  7. 自身免疫系統的抵抗力不好,只好藉助抗生素的使用來幫助毀滅這些細菌。注意,抗生素是有針對性的,但緊急情況下,醫生根本來不及培養以判別你所感染的是哪種細菌,盲目狀況下大量使用抗生素,是亂槍打鳥、賭博的性質。抗生素會把身體裡面的益菌(有人還在吃益生菌嗎?)也一起殺光,因此造成其他伺機性感染的壞菌(例如黴菌)的大量滋生。抗生素還有其他副作用,像是胃腸不適、噁心、拉肚子、皮膚出疹子、肝功能受損、腎功能受損、聽力受損等等。
  8. 換言之,使用抗生素也許可以幫你打敗敵人,但也可能製造新的敵人。而且,抗生素傷肝傷腎的意思,就是給身體製造新的問題。腎要是壞掉,必須洗腎,就等於譲自己永遠成為敗血症的高風險群。如上面所已解釋。
  9. 那麼,爲什麽同樣細菌感染,有些人可以不會走到敗血症,有些人會敗血症而死亡?最根本的關鍵,還是回到自身的免疫系統,免疫系統負責「抵抗、清除、修補」的三大工作,缺一不可。藥物的使用,永遠都是輔助性質,而且是「頭痛醫頭 腳痛醫脚」、「挖東牆補西牆」,千萬不可以為依賴藥物就可以維持健康。使用藥物就是不健康!頂多是維持延續生命,不是維持健康,要有正確認知。何況,濫用抗生素(盲目亂槍打鳥),結果往往不是訓練了自己的軍隊,而是訓練了敵人,譲他們產生抗藥性,最終變成超級細菌。濫用抗生素譲人類自取滅亡,就是這個意思。
  10. 如何維持免疫系統的正常運作,譲抵抗力維持在一個很好的狀態?就是每天給身體提供正確、均衡、足夠的營養,這些營養來自天然完整的植物性食物,而不是提煉的營養素或維他命;然後還要有充足的睡眠、適度的運動,與穩定的情緒。其中,營養最重要,尤其對嬰幼兒、老年人,抵抗力屬於自然不好的族群,營養則扮演了關鍵性的角色。「抵抗、清除、修補」要同時工作,沒有任何藥物可以取代免疫系統的工作。免疫系統才是世界上最好的醫生。

一個人,如果不懂、也不願意付出代價,去好好經營自己的免疫系統,只知道生病去吃藥,以為吃藥病就會好,萬一藥吃了病也没好,就怪醫生、打護士、告醫院,或是怪天怪地怪祖先(基因),這種人,無救,也不需要救。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要不是有免疫系統時時刻刻在保護我們,空氣中的隨便一粒灰塵都會要命。聽懂了,就不會整天抱怨、怪東怪西,而是會經常保持感恩之心,珍惜眼前,活在當下。







*請記住,每個人的健康是不同的,對於任何食物的好處,每個人所表現出來的反應可能不一樣。此網站所提供的資訊不應被用來作為或替代醫療診斷,僅分享以提供有關可能有助健康的好處,且不附帶任何保證。充足的資訊能幫助您做出最好的選擇。請朋友們多方考證,再根據自己的判斷加以取捨。請搜尋參考更多關於<熙熙健康生活>

丞燕產品服務站
丞燕產品服務站 (貨到付款 一律免運費)









圖/文 版權所有 © 2023 Mike Lin (林宜正)

聲明: 使用本網站的同時,表示您已同意本網站所揭露之各項服務條款與政策,如果有任何疑問,請<與我聯絡>

Local time: Wednesday, October 4, 2023, 9:18 pm       Your IP Address is: 44.192.254.173